top of page
E-Soft

Continual cybersecurity and Vulnerability visibility with VCode

PSDLC(產品安全開發生命週期)全面解析

在當今數位化時代,產品安全已成為企業與消費者共同關注的核心議題。隨著網路攻擊的頻率與複雜性不斷提升,確保產品從設計到部署的全生命週期中具備高度安全性,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挑戰。

 

產品安全開發生命週期(Product Security Development Lifecycle, PSDLC) 作為一種系統化的方法,旨在將安全性融入產品開發的每個階段,從而降低風險、提升產品品質,並滿足法規與用戶期望。本文將深入探討 PSDLC 的定義、重要性、實施階段,以及如何在實務中應用這一框架。

一、什麼是 PSDLC?

PSDLC 是基於傳統 軟體開發生命週期(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 SDLC) 延伸而來的一套方法論,其核心目標是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全面整合安全性考量。與傳統 SDLC 專注於功能實現與效率提升不同,PSDLC 強調從最初的規劃階段到產品退役階段,將安全作為優先事項,確保產品能夠抵禦潛在的威脅。

具體來說,PSDLC 不僅適用於軟體產品,還涵蓋硬體、嵌入式系統等更廣泛的產品類型。它通過在每個開發階段引入安全最佳實踐,例如威脅建模、安全測試與風險評估,來實現「安全內建」(Security by Design)的理念。這種方法能夠有效減少產品在後期維護階段因安全漏洞而產生的修補成本,並提升產品的整體可靠性。

二、為什麼需要 PSDLC?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產品安全的必要性日益凸顯。以下是推動企業採用 PSDLC 的幾個關鍵原因:

  1. 網路威脅的日益增加
    根據統計,全球每年因網路攻擊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數十億美元。從勒索軟體到資料外洩,攻擊者不斷尋找產品中的弱點。傳統的「開發後修補」模式已無法應對當前威脅的複雜性,而 PSDLC 通過在早期階段識別並解決安全問題,大幅降低風險。

  2. 法規與合規性要求
    諸如歐盟的《通用資料保護規範》(GDPR)、美國的《健康保險流通與責任法案》(HIPAA)等法規,對產品的安全性與隱私保護提出了嚴格要求。PSDLC 提供了一個結構化的框架,幫助企業在開發過程中滿足這些合規性標準,避免法律風險與罰款。

  3. 用戶信任與品牌聲譽
    當產品因安全漏洞而導致用戶資料洩露時,不僅會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還會嚴重損害企業的品牌形象。通過 PSDLC,企業能夠向用戶證明其產品經過嚴格的安全驗證,從而贏得信任並提升市場競爭力。

  4. 成本效益
    研究顯示,在產品開發早期修復安全問題的成本遠低於部署後的修補。例如,IBM 的研究指出,若在設計階段解決一個安全缺陷,成本可能是部署後修復的 1/100。PSDLC 通過前置安全措施,顯著降低長期維護成本。

三、PSDLC 的核心階段

PSDLC 通常包含六個主要階段,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安全目標與活動。以下是對各階段的詳細說明:

  1. 規劃階段(Planning)
    這是 PSDLC 的起點,目標是定義產品的安全需求並制定整體策略。

    • 活動:收集利益相關者的安全要求、進行初步風險評估、制定安全政策。

    • 工具與方法:資料保護影響評估(DPIA)、安全需求分析表。

    • 成果:生成安全需求文件,作為後續階段的指導基礎。

  2. 設計階段(Design)
    在此階段,團隊根據安全需求設計產品架構,並識別潛在威脅。

    • 活動:威脅建模(Threat Modeling)、定義安全控制措施、設計隱私預設(Privacy by Default)功能。

    • 工具與方法:STRIDE 模型(用於威脅識別)、架構風險分析。

    • 成果:安全架構設計圖與威脅清單。

  3. 開發階段(Development)
    開發階段將安全融入程式碼與硬體實現過程中。

    • 活動:遵循安全編碼指南(如 CERT-C 安全編碼實踐)、進行靜態程式碼分析、實施單元測試。

    • 工具與方法:靜態應用安全測試(SAST)工具(如 Karamba Security VCode)、版本控制系統。

    • 成果:安全的程式碼基線與測試報告。

  4. 測試階段(Testing)
    測試階段專注於驗證產品的安全性,確保所有安全控制措施有效運作。

    • 活動:動態應用安全測試(DAST)、滲透測試、漏洞掃描。

    • 工具與方法:Karamba Security VCode、漏洞管理平台。

    • 成果:安全測試報告與修復計劃。

  5. 部署階段(Deployment)
    部署階段確保產品在投入使用時具備足夠的安全保障。

    • 活動:環境安全配置、最終安全審計、發布前檢查。

    • 工具與方法:配置管理工具、安全檢查清單。

    • 成果:部署就緒的產品與安全證明文件。

  6. 運營與維護階段(Operations & Maintenance)
    產品上線後,需持續監控與更新以應對新威脅。

    • 活動:即時安全監控、修補程式管理、事件應對。

    • 工具與方法:安全資訊與事件管理(SIEM)系統、持續整合/持續部署(CI/CD)流程。

    • 成果:安全日誌與更新記錄。

PSDLC 作為一種前瞻性的產品安全框架,不僅幫助企業應對當前的安全挑戰,還為未來的技術發展奠定了基礎。通過將安全性融入產品開發的每個環節,企業能夠打造更可靠、更具競爭力的產品,並在數位化浪潮中脫穎而出。無論是新創公司還是傳統企業,採用 PSDLC 都將成為提升產品品質與用戶信任的關鍵一步。

ISO/SAE 21434是一個全球性的汽車網路安全標準,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共同制定,於2021年8月31日正式發布。該標準旨在確保道路車輛及其電子電氣(E/E)系統在整個生命週期中保持網路安全,涵蓋從概念設計到生產、運維、退役的各個階段
 

主要內容

  • 組織級網路安全管理: 規定組織層級的網路安全方針、規則和過程

  • 專案級網路安全管理: 定義專案層級的網路安全活動和管理要求

  • 威脅分析和風險評估(TARA): 提供了一套方法論來分析和評估網路安全風險

  • 持續監控和管理: 在專案生命週期中持續實施風險分析和漏洞管理

實施步驟

  1. 建立組織級網路安全管理系統(CSMS): 制定網路安全政策、規則、過程等。

  2. 進行威脅分析和風險評估(TARA): 識別專案面臨的網路安全風險並制定風險處置策略。

  3. 設計和開發網路安全需求: 根據TARA結果,設計和開發相關項和組件的網路安全架構。

  4. 生產階段安全措施: 確保生產過程中網路安全性能不受影響。

  5. 運維階段監控和管理: 持續監測和管理網路安全狀態。

  6. 退役階段安全措施: 確保退役過程中數據安全。

好處

  • 提高網路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 增強消費者信任和滿意度。

  • 符合國際法規和標準。

  • 促進汽車行業的網路安全創新和發展

Karamba Security

End-to-End Product Security

Peace of Mind

Karamba Security

Simple to Use

Easily integrate into the CI/CD pipeline, binaries are loaded to the VCode engine without interfer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processes. with its scanning speed OEMs can integrate VCode into the FOTA process,to assure security quality of the updates. 

SBOM Management

VCode provides OEM's with complete visibility of the SBOM components, including third party libraries and export/
import then in CycloneDX and SDPX formats.

Standard Base Reporting

VCode’s vulnerability scanning identifies and prioritizes security issues according to ISO21434 guidelines and UNR155 Appendix 5 mitigations, saving time in the last minutes pentest.

Binaries from any ECU

VCode is an open platform that scans and analyzes binaries from any ECU system. AUTOSAR based RTOS from Vector and
Elektrobit, embedded Linux QNX and Android systems.

Wide range of Findings

VCode highlights oversight with detailed explainable findings: Known and unknown vulnerabilities in the software, compliers and linkers security misconfigurations,weak or empty passwords,embedded credentials etc.

Multi-Tiered Supply Chain

By scanning the final deliverables,in a multi-tiered production process, VCode tracks and exposes both internal and 3rd party components, shedding light on the supplier capabilities as mentioned in ISO21434 7.4.1.

Contact Us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our products, please fill in your contact details, we will contact you soon.

Thank you for filling out your information!

bottom of page